汽车备胎盖板(也有称作后备箱/行李箱地毯)是设置在汽车后备箱内,主要起到几个作用:
1、遮蔽性:用于隔开备胎仓与后备箱,遮蔽备胎和随车工具,实现汽车后备箱平整和布局一致性。这决定了备胎盖板面积不能小。
2、承载性:需要承载一部分的后备箱物品。这决定了备胎盖板需要结实、牢靠、耐用。
3、隔音降噪:备胎盖板可以遮挡一部分的底盘、后轮制造的噪音,是整车NVH系统工程的一部分。这决定了备胎盖板的材料需要具备一定的吸音减震的能力。
在备胎盖板的发展历程中,材质选择上有PHC蜂窝板、PU复合板材、PP注塑板、PP蜂窝板、SMC板、硬质纤维板等,在性能上各有差异。PP由于耐高温性能差以及其他一些材质由于偏重或不够环保、隔音降噪效果差等因素,它们的市场份额在逐渐减少。
从巴斯夫分享一份资料可以看到,PHC蜂窝板的综合性能最佳,符合目前轻量化、环保、结实的产品需求,是目前主流采用的材质之一。
那么今天就结合主题,介绍一下两种与聚氨酯相关的备胎盖板的生产工艺:PHC蜂窝板、PU复合板材。
PHC蜂窝板
PHC(Paper Honeycomb),纸蜂窝芯板,是根据自然界蜂巢结构原理制作的,把瓦楞原纸用胶粘结方法连接成无数个空心立体正六边形,形成一个整体的受力件——纸芯,并在其两面粘合面纸而成的一种新型夹层结构的环保节能材料。
那么应用为后备胎盖板的PHC蜂窝板,是结合了聚氨酯复合材料喷涂技术(PUR-CSM),将纸蜂窝芯板用玻璃纤维等纤维材料进行加固,再喷涂聚氨酯通过模塑有效复合,形成强度更高并比传统板材轻量化的聚氨酯复合材料。
具体工艺流程参考无锡吉兴木桥如下:
(1)未拉伸蜂窝纸板用拉伸定型设备处理妥当;
(2)蜂窝纸板的两面平铺好玻璃纤维毡;
(3)对上述基材两面均匀喷涂聚氨酯,总喷涂量看厂家对强度和承重的标准,一般范围在250-600g/㎡;
(4)上述基材送至热压模具内压制成型,上下模设定模温100-130℃,压力8-12Mpa,热压时间280-350s;
(5)取出压制后的基材,送至冷却冶具上常温冷却40-60秒;
(6)冷却定型后,在一面喷涂热熔胶,贴合无纺布,喷胶量在90-130g/㎡;
(7)安装附件、检验装箱。
成品参数参考:
纸蜂窝芯板厚度:12mm
短切玻纤毡:600g/㎡
PU喷涂量:600g/㎡
基板厚度:12mm
基板密度:0.25g/㎡
工艺流程简化图:
该工艺加工方便、熟化快、气味低、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产品自身优势显著,是目前最先进的备胎盖板生产技术。
PU复合板材
PU复合板材的后备盖板,其结构与汽车顶棚非常相似,生产工艺流程也是相似。
结构上是这样设计的:聚氨酯PU层位于中间,上下分别设有一层粘合玻纤层,位于顶部的粘合玻纤层上方设有侧面面料层,位于底部的粘合玻纤层下方设有一层无纺布层。
工艺流程同样参考无锡吉兴木桥如下:
(1)准备好各层材料,PU层一般为微孔结构PU;
(2)PU层两面铺好粘合玻纤层,底部玻纤层铺好无纺布;
(3)上述基材送至热压模具内压制成型,取出后常温冷却;
(4)上述成型的复合板送至烘箱中加热,上层再与侧面面料层粘合,再送至模具内模压成型。
注:粘合玻纤层是采用玻璃纤维与聚丙烯PP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经过高温高压并冷却压制组成而成,粘合力强,不需要再采用粘合剂,减少了VOC排放。
该类型的备胎盖板具有质量轻,强度高,保温效果好,吸音减震等优势。
正如前文提到,备胎盖板属于面积不小的汽车内饰件,是整车NVH系统工程中的一部分,不仅对它工艺流程和性能指标提出了要求,还会考核它的VOC和气味贡献值,从原料上、合成工艺上进行优化,以下是备胎盖板成品的VOC和气味参考指标: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先进的后备胎盖板生产技术充分利用了聚氨酯材料轻便、易制作、保温好、能吸音减震、环保的特点。基于新技术为汽车轻量化和安全环保带来的诸多利好,它们同样在汽车其他领域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如PHC技术也用在座舱后搁架、底板、天窗、衣帽架上等,PU复合板材也有用在顶棚、地毯上。在今后本公众号会继续做更多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