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目前能夠滿足B1級的泡沫配方可以考慮
1.阻燃聚醚多元醇體系;
2.聚氨酯改性聚異氰脲酸酯體系;
3.可膨脹石墨等方案。
具體采用哪種方案應取決于發(fā)泡工藝、材料取得的難易、物理性能要求等。
噴涂硬質聚氨酯改性聚異氰脲酸酯泡沫具有許多超過其他保溫材料的優(yōu)點:低導熱性、阻燃、低煙、低毒、各種條件下易加工等。含阻燃劑的噴涂硬泡阻燃性良好,但會產生黑煙,將異氰脲酸酯結構引入,可大大改進泡沫的阻燃性減少黑煙的產生。由于混合物比例受到限制(噴涂設備為因此體積比1/1、變比設備并不普及),因此異氰酸酯指數(shù)被限制在最低等級。三聚物是改進泡沫可燃性的關鍵,對防火性能要求越高,使用聚氨酯改性異氰脲酸酯泡沫的成本相應就低。在歐美已對使用聚氨酯硬泡絕熱的建筑物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防火性試驗,其結論是正確使用這些材料,不會增加火災中的劇烈性或嚴重毒性危害。
有機保溫材料阻燃性具體要求應為:不易著火(難燃)、火焰?zhèn)鞑バ孕、發(fā)煙量小、燃燒時生成的有害氣體少,火災發(fā)生時為營救與逃生爭取時間。
GB 8624-1997《建筑材料燃燒性能分級方法》是目前建筑材料的燃燒性能分級的主要方法(按規(guī)定GB8624-2006取代97標準,因種種原因97標準與06標準產期并存,近來有消息稱將落實以06標準檢測,之前以97標準取得的B1報告將被收回),是對德國DIN 4102-1標準經(jīng)小部分修改后的非等效采用,在其它相關標準中被廣泛引用,該分級方法將建筑材料分為不燃A級、難燃B1級、可燃B2級、易燃B3級。
達到下述各項要求的材料,其燃燒性能定為B1 級。
a) 按GB/T8626 進行測試,其燃燒性能應達到GB/T8626 所規(guī)定的指標,且不允許有燃燒滴落物引燃濾紙的現(xiàn)象;
b) 按GB/T8625 進行測試,每組試件的平均剩余長度≥15cm(其中任一試件的剩余長度>0cm),且每次測試的平均煙氣溫度峰值≤200℃;
c) 按GB/T8627 進行測試,其煙密度等級(SDR)≤75。
同所有有機品一樣,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也是可燃品,改善阻燃性的一些措施會對其它性能產生不利的影響。例如:導熱性、尺寸穩(wěn)定性、粘結性等性能會明顯下降。在改善阻燃性的不同方法中沒有哪一種更為優(yōu)越,滿足某種應用的技術要求,最好的折衷方案通常是把幾種可能的阻燃方法配合起來使用。